(一)生理因素
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发现大脑中有两个与强迫障碍联系紧密的系统,其中一个是大脑前庭区和视丘区连接在一起的回路。人的性冲动、暴力冲动和其他原始冲动一般都在前庭区产生,而上述冲动引起的更加认知化或行为化的反应一般在视丘区产生。第二个回路也将大脑前庭区和视丘区连接在一起,不同的是二者通过纹状体连接在一起。一般认为纹状区可以控制这些系统活动的强度。纹状体将前庭区中强度较高的活动滤出,这样视丘区就不会对原始冲动做出过度反应。强迫障碍患者可能是在调节前庭-视丘回路的过度反应时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患者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过度,从而无法阻止其认知和行为反应。第一个系统以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为介质。第二个系统则以一系列神经递质为介质,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等。有研究显示强迫障碍患者的5-羟色胺代谢异常。但是比较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非5-羟色胺混合物和安慰剂的功效,结果并不支持这个假设,而血液中的氯丙咪嗪水平与强迫症状显著相关,这个结果表明,5-HT能系统可能与强迫症发病有关。
(二)解剖学因素
研究表明,强迫障碍有解剖基础的差别。强迫障碍患者前额叶有功能性缺失,另外一些支持前额叶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来自被膜切开术和扣带回切开术的神经外科技术,4个采用正电子发射层技术的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前额叶脑区新陈代谢速度加快。
(三)遗传因素
有关强迫障碍的遗传影响现在还存在一些争议,凯里和戈蒂曼(G. Carey & I. I. Gotteaman)曾经报告同卵双胞胎强迫障碍的共病率为87%,而异卵双胞胎的强迫障碍共病率只有47%,该结论能够支持强迫障碍的部分遗传性。与此相反,安德鲁斯(G. Andrews)等人研究发现,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同卵双胞胎的强迫障碍共病率高于异卵双胞胎。家庭研究也得到了不同的结论。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患强迫障碍的比率高于普通人群。布莱克(D. W. Black)等人对一个强迫障碍患者的亲属大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其中只有2.5%的患者亲属也患有强迫障碍,这个比例与控制组和普通人群中2.3%的患病比例是相近的。
(四)心理社会因素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障碍是个体对本我冲动的恐惧与自我的防御机制为减轻恐惧带来的焦虑而作出的反应导致的。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并不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恰恰相反,这种斗争包含明显的外在思想和行为。强迫观念中的本我冲动十分明显,而强迫行为则是自我防御的结果。强迫障碍包含两个突出的自我防御机制:抵消作用和反向作用。抵消作用是指以克服可怕后果为目的的外显行为,比如不断的洗手以防止感染等;反向作用是指采取与不被接受的冲动完全相反的行为,比如有
洁癖的个体可能有强烈不适宜的性冲动,但这种性冲动被个体的洁癖压抑。精神分析还认为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与患者具有性相关的创伤有关,患者性或躯体虐待的创伤对于成年后病理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都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但都认为强迫障碍反映了攻击性冲动与自我压抑之间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