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情绪波动、心理困惑,有时渴望呵护,有时需要发泄。但是如果从小开始,长期得不到心理关爱、调节和心理疏导,就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而经常被人们视为道德问题的偏激行为往往与人格障碍关系密切!
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说:“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正常人群中几乎半数以上有过心理上的问题,只是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尚未达到精神障碍。”世事太多的变化,眼前太多的选择,内心太多的担忧和不满,衍变成不可消除的疲惫感;常常遇事焦虑;遭遇刺激有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常有恐惧担忧;容易与人对立冲突;有强迫症状;经常怀疑得了不治之症;偏执和自我牵连……
假如你是四五十岁的人,你一定体会良多。现在的内心世界与年轻时截然不同,已经由“安详的贫困世界”变成了“焦虑的富裕世界”——
故事NO.1关键词:易激惹
陈先生是个有勇气的人,经常和好友们“回忆往事,从前的辛酸忘不掉”。40多岁的陈先生原先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文员,企业亏损,他也下岗。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婆跟人家“过好日子去了”。接连遭受重创的陈先生被砸闷了半年左右,为了争口气向亲友借钱做起生意来。六七年下来,却也赚了几百万,公司开在像样的高层写字楼里,有车有房,身边从不缺少年轻貌美的女友,应该蛮开心了吧?
一次陈先生与笔者小聚,出语惊人:“我一直觉得没劲,经常火气老大的,手下稍有过错我就大骂。特别是火气大的时候开车,再碰到交通拥堵混乱的状况,或者骑车骑到机动车道还慢吞吞的,就经常会有‘撞伊一记’的想法。怪?”我问他生活怎样,他说:“不会结婚了。”还说:“生意也没意思。有时站在写字楼落地窗前看楼下,老高的,跳下去不知会怎样?”陈先生常常失眠,做噩梦,一声不响时心里往往没理由地悲伤或气愤。
评点:由急性悲伤难以排遣,变成忧郁,长期忧郁的累积产生了易激惹性和自伤倾向,这种心理状态的持续发展,就会形成很难逆转的心理惯性,可能危及自己或他人。
故事NO.2关键词:强迫倾向
邹先生的很多同事说他是个“怪人”。30岁左右的邹先生平时沉默不语,一说话往往很激动,反反复复唠叨那几句。更怪的是他平时为人蛮高尚的,言语也高尚,收入也不低,可是类似顺手牵羊“小偷小摸”的事却发生在他的身上,很让人不齿,偏偏他喜欢的都是些不值钱的“小零碎”,没有报案的必要,而且对邹先生来说也不一定需要。据说邹先生经历过一场很大的家庭变故,而且一直觉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几乎让他难以承受。
评点:邹先生具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这是类神经症表现。
故事NO.3关键词:偏执
林女士是出版社编辑,有幸福的家庭,丈夫是一家合资公司的业务总监,一个聪明的女儿乖巧可爱。
30多岁的林女士常常对丈夫有莫名其妙的意见,总觉得丈夫不理解自己,丈夫为人不高雅不高尚,不会体贴自己。生女儿时难产,所以不喜欢女儿,从那时起就对丈夫也不满意。这么多年来,不满情绪占了上风。莫名地又开始怀疑丈夫背着自己另有新欢,弄得一家人不安宁。渐渐地怀疑心越来越重,涉及面越来越广,单位里见到同事咬耳朵说悄悄话,就怀疑是在说自己坏话;领导在会上不点名批评某种作风行为,就怀疑是在说她。自己很痛苦,跟她一起生活、工作的人也觉得受不了。
西安米兰心理咨询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上述的心理困扰一直无法摆
脱,建议您尽早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咨询师 的帮助。
|